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行政区
第一章境域区划
第一节境域
第二节区划
第二章乡镇
第一节梅城镇
第二节梅溪镇
第三节云龙乡
第四节白樟镇
第五节金沙镇
第六节白中镇
第七节池园镇
第八节上莲乡
第九节坂东镇
第十节三溪乡
第十一节塔庄镇
第十二节省璜镇
第十三节雄江镇
第十四节桔林乡
第十五节东桥镇
第十六节下祝乡
第二篇自然环境
第一章气候
第一节光照
第二节温度湿度
第三节降水
第四节气压
第五节云雾霜雪
第六节风力
第二章植被土壤
第一节植被
第二节土壤
第三章野生生物
第一节野生植物
第二节野生动物
第三节昆虫
第四节水生生物
第五节大型真菌
第四章自然灾害
第一节水灾
第二节旱灾
第三节地质灾害
第四节其他灾害
第三篇人口
第一章总量与分布
第一节人口总量
第二节人口分布
第三节人口密度
第四节行业构成
第二章人口变动
第一节自然变动
第二节机械变动
第三节人口流动
第三章人口构成
第一节性别
第二节民族
第三节年龄
第四节姓氏
第四章人口素质
第一节预期寿命
第二节文化素质
第五章婚姻与家庭
第一节婚姻
第二节家庭
第六章计划生育
第一节机构队伍
第二节宣传教育
第三节晚婚晚育
第四节优生优育
第五节节育与服务
第四篇环境保护
第一章环境质量
第一节水体环境
第二节大气环境
第三节声学环境
第二章环境治理
第一节污水治理
第二节大气污染治理
第三节噪声污染治理
第四节固体废弃物处理
第三章污染源管理
第一节污染源调查
第二节新污染源控制
第三节建立责任制与创建达标县
第四章环境管理
第一节环境规划
第二节执法检查
第三节征收排污费
第四节环境监测
第五节纠纷处理
第六节宣传教育
第五章机构
第一节县一级环保机构
第二节基层环保机构
第五篇国土资源管理
第一章地籍管理
第一节土地资源调查
第二节土地登记发证
第三节土地分等定级
第二章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农村土地开发利用
第二节城市土地开发利用
第三节基本农田保护
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
第三章用地与地产管理
第一节土地使用权改革
第二节用地管理
第三节地产管理
第四节土地监察
第四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
第一节矿产资源
第二节开发利用
第三节矿产管理
第四节地质灾害预防
第五章机构
第一节兼管机构
第二节专管机构
第六篇农业
第一章生产条件
第一节耕地
第二节劳力
第三节畜力
第四节农机具
第二章经营体制改革
第一节家庭联产承包
第二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第三节国营及私营农场
第三章作物种植
第一节粮食作物
第二节经济作物
第三节果蔬花卉
第四节其他作物
第四章农业技术
第一节耕作制度
第二节良种推广
第三节栽培技术
第四节肥料施用
第五节作物保护
第五章畜牧养殖
第一节家畜
第二节家禽
第三节其他养殖
第四节疫病防治
第五节饲草饲料
第六节畜禽卫检队伍与生猪屠宰管理
第六章渔业生产
第一节淡水养殖
第二节人工养殖淡水鱼品种
第三节内河捕捞
第七章农业机械
第一节农机推广与应用
第二节农机服务
第三节农机技术培训
第四节农机安全监理
第八章农业综合开发
第一节农村环保能源
第二节生态农业
第三节农业企业
第九章机构
第一节农业机构
第二节畜牧渔业机构
第三节农业机械管理机构
第七篇林业
第一章森林资源
第一节面积和蓄积量
第二节生态公益林
第三节树种
第四节古树名木
第二章山林权属
第一节历史遗留的林权问题
第二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第三章植树造林
第一节采种育苗
第二节人工造林
第三节林木培育
第四章森林保护
第一节林政管理
第二节森林防火
第三节病虫害防治
第四节自然保护区
第五章木材生产经营
第一节木材采伐
第二节木材加工
第三节木材经营
第六章机构
第一节行政与执法机构
第二节事业机构
第三节企业机构
第八篇水利
第一章水利建设
第一节蓄水工程
第二节引水工程
第三节提水工程
第四节防洪排涝工程
第五节供水工程
第二章防汛抗旱
第一节防汛
第二节抗旱
第三章水土保持
第一节水土流失
第二节综合治理
第四章机构与管理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管理
第九篇工业
第一章企业所有制
第一节国有工业
第二节二轻集体工业
第三节民营企业
第四节“三资”企业
第二章企业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国有企业改革
第二节集体工业改革
第三节民营企业发展
第三章工业门类
第一节陶瓷与耐火材料
第二节采矿与原料加工
第三节冶金与机械
第四节食品及饮料
第五节印刷与包装
第六节化工与制药
第七节造纸及纸箱
第八节水泥与水泥制品
第九节塑料与橡胶制品
第十节雨伞与箱包
第十一节工艺品及木制品
第十二节纺织服装鞋帽
第四章机构与管理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管理
第十篇陶瓷
第一章资源
第一节原料
第二节燃料
第三节动力
第二章种类
第一节日用瓷
第二节艺术瓷
第三节电瓷
第四节建筑陶瓷
第五节碳化硅匣钵与棚板
第六节耐火砖
第七节电子工业陶瓷
第八节磁性陶瓷
第九节陶器制造
第三章企业与名优产品
第一节企业
第二节名优产品
第十一篇水电
第一章水能资源
第一节过境河流水能
第二节县河水能
第二章水电站
第一节国家水电站
第二节县属水电站
第三节乡(镇)属水电站
第四节村属水电站
第五节民营水电站
第六节外资合资水电站
第三章电网建设
第一节输配电线路
第二节变电站
第四章用电结构
第一节工业用电
第二节农业用电
第三节商业用电
第四节居民生活用电
第五节非居民照明用电
第五章电力管理
第一节管理机构
第二节管理事项
第十二篇交通
第一章交通线路
第一节公路
第二节水路
第三节铁路
第四节高速公路
第二章交通设施
第一节桥梁
第二节汽车站
第三节渡口
第四节隧道
第三章交通运输
第一节陆路运输
第二节水路运输
第三节搬运装卸
第四章机构与管理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管理
第十三篇邮政电信
第一章邮政
第一节邮路设置
第二节邮政设施
第三节邮政网点
第四节邮政业务
第五节机构与管理
第二章电信
第一节固定通信
第二节移动通信
第三节宽带通信
第四节数据通信
第五节机构设置
第十四篇城乡建设
第一章城乡规划
第一节规划编制
第二节规划实施
第二章城市建设
第一节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
第二节城建与房地产开发
第三节道路与防洪堤
第四节供水供电供气
第五节排水排污
第六节环境卫生
第七节园林绿化
第八节公共交通
第三章农村建设
第一节集镇建设
第二节村庄建设
第四章建筑业
第一节建筑企业
第二节勘察设计
第五章机构与管理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管理
第十五篇国内贸易
第一章商业
第一节经营体制改革
第二节贸易网点
第三节商品购销
第四节药品医械购销
第五节商品储运
第六节机构与管理
第二章服务行业
第一节饮食服务业
第二节中介业
第三节住宿及其他服务业
第三章供销合作
第一节农副产品经营与服务
第二节生产资料专营
第三节生活资料经营
第四节机构与管理
第四章粮油经营
第一节粮油收购
第二节粮油供应
第三节粮食收储
第四节粮油加工
第五节机构与管理
第五章国家统管物资经营
第一节统管物资购销
第二节统管物资储运
第三节机构与管理
第六章石油煤炭
第一节石油供应
第二节煤炭供应
第七章烟草专卖
第一节烟草经营
第二节专卖管理
第三节机构队伍与资产
第十六篇对外贸易经济
第一章进出口贸易
第一节出口贸易
第二节自营出口
第三节进口商品
第二章招商引资
第一节鼓励投资
第二节企业类型
第三节投资效益
第三章技术劳务合作
第一节国外经济开发
第二节劳务输出
第三节技术引进
第四章机构与管理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管理
第十七篇财政税务
第一章财政
第一节管理机构
第二节财政体制
第三节财政收入
第四节财政支出
第五节财政管理
第二章税务
第一节国税征收
第二节国税管理
第三节地税征收
第四节地税管理
第十八篇金融
第一章银行与非银行金融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存款业务
第三节信贷业务
第四节中间业务
第五节金融管理
第二章保险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财产保险
第三节人寿保险
第十九篇经济管理
第一章计划
第一节计划编制与执行
第二节计划管理
第三节机构
第二章统计
第一节常规统计
第二节统计调查
第三节统计业务管理
第四节机构
第三章物价
第一节物价水平
第二节产商品价格
第三节非商品价格与服务收费
第四节物价监督检查
第五节管理与机构
第四章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节市场管理
第二节企业登记管理
第三节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第四节经济合同管理
第五节商标广告管理
第六节经济监督检查
第七节保护消费者权益
第八节机构
第五章审计
第一节政府审计
第二节内部审计
第三节社会审计
第四节机构
第六章质量技术监督
第一节计量管理
第二节标准化管理
第三节质量监督管理
第四节统一代码标识
第五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第六节机构
第二十篇中国共产党闽清组织
第一章机构
第一节中共闽清县委
第二节中共闽清县纪委
第三节中共闽清县委工作机构
第二章代表大会
第一节中共闽清县第七次代表大会
第二节中共闽清县第八次代表大会
第三节中共闽清县第九次代表大会
第四节中共闽清县第十次代表大会
第三章重要决策
第一节推进改革开放
第二节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三节推进农村工业化
第四节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五节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章组织建设
第一节工作机构
第二节党组织设置
第三节干部工作
第四节党员队伍
第五节干部培训学习
第五章纪检监察
第一节工作机构
第二节反腐倡廉
第三节案件查处
第四节纠风工作
第五节执法监察
第六节机关效能监督检查
第六章宣传教育
第一节工作机构
第二节形势政策宣传
第三节精神文明建设
第七章统一战线
第一节工作机构
第二节海外联谊
第三节团结各界人士
第四节党外干部培养选拔
第八章政法工作
第一节工作机构
第二节干警管理
第三节治安治理
第四节稳定维护
第九章农村工作
第一节工作机构
第二节推动农村改革
第三节协调农村发展
第四节农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第十章政策保密
第一节政策研究
第二节保密工作
第二十一篇人大政府政协
第一章人大
第一节代表选举
第二节县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节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第四节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章政府
第一节县政府及其办事机构
第二节政务纪要
第三节乡镇政府
第四节信访工作
第五节外事
第三章政协
第一节组织机构
第二节委员构成
第三节政协委员会议
第四节主要活动
第二十二篇工商联与群众团体
第一章县工商业联合会
第一节组织机构
第二节主要活动
第二章群众团体
第一节县总工会
第二节县青少年团体
第三节县妇女联合会
第四节县科学技术协会
第五节县文学艺术联合会
第六节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第七节县侨联会
第八节县残疾人联合会
第九节县红十字会
第二十三篇公安司法
第一章公安
第一节机构队伍
第二节安全保卫
第三节刑事侦查
第四节治安管理
第五节户政管理
第六节消防
第七节道路交通管理
第八节森林公安
第二章审判
第一节机构队伍
第二节刑事审判
第三节民商事审判
第四节行政审判和林业审判
第五节立案审查和审判监督
第六节案件执行
第三章检察
第一节机构队伍
第二节刑事检察
第三节经济检察
第四节法纪(渎职侵权)检察
第五节林业检察
第六节控告申诉检察
第七节监所检察
第八节民事行政检察
第四章司法行政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普法宣传教育
第三节基层司法行政
第四节公证业务
第五节律师事务
第六节法律援助
第七节“148”法律服务
第二十四篇民政
第一章拥军优抚
第一节拥军支前
第二节优待抚恤
第三节拥军优属
第四节烈士褒扬
第二章救灾救济
第一节最低生活保障
第二节“五保”户供养
第三节灾害救济
第四节募捐赈灾
第三章社会福利
第一节福利事业
第二节福利奖券
第四章安置工作
第一节复退军人接收安置
第二节移民安置
第五章支老扶贫
第一节支持老区建设
第二节扶贫工作
第三节造福工程
第六章其他事务
第一节婚姻登记
第二节殡葬改革与管理
第三节地名与区划管理
第四节社团管理
第五节老龄事务
第六节勘界事务
第七章基层政权建设
第一节村民委员会
第二节社区居民委员会
第八章机构
第一节县民政局
第二节县移民开发局
第三节县支前办
第二十五篇军事
第一章机构与驻军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驻军
第二章征兵工作
第一节兵员征集
第二节预备役
第三章民兵
第一节组织建设
第二节军事训练
第三节政治教育
第四节武器装备
第四章国防动员
第一节潜力调查
第二节兵员动员
第五章人民防空
第一节防空通信与警报
第二节防空工程
第三节防空宣传
第六章拥政爱民
第一节支援地方经济建设
第二节抢险救灾
第三节军民共建精神文明
第二十六篇人事
第一章机构
第一节县人事局
第二节县编办
第三节县老干部局
第二章机构改革与人员编制
第一节机构改革
第二节人员编制
第三章干部管理
第一节招收录用
第二节培训考核
第三节调配与奖惩
第四节职称评聘
第四章工资福利
第一节工资
第二节福利
第五章离退休干部管理
第一节退休干部管理
第二节离休干部管理
第二十七篇劳动和社会保障
第一章机构
第一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第二节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第三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第二章就业与再就业
第一节就业安置
第二节下岗人员再就业
第三章劳动管理
第一节劳动用工管理
第二节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
第三节劳动监察仲裁
第四节劳动安全管理
第五节工资福利
第四章社会保障
第一节养老保险
第二节失业保险
第三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第四节工伤和生育保险
第五节最低生活保障
第二十八篇侨务台湾事务
第一章华侨华人
第一节侨胞分布
第二节侨乡侨眷
第三节接待服务
第四节海外联谊
第五节支持家乡建设
第六节华侨事务
第二章台湾事务
第一节台胞台属
第二节联络交往
第三节支持家乡建设
第四节涉台事务
第二十九篇教育
第一章学前教育
第一节园所设置
第二节教学保育
第三节管理体制
第二章小学教育
第一节学校设置
第二节教学教改
第三节德育
第四节美育
第五节特殊教育
第三章普通中学教育
第一节学校设置
第二节教学教研
第三节德育
第四节美育
第四章职业教育
第一节学校设置
第二节学制与专业
第三节就业与升学
第五章成人教育
第一节成人初等教育
第二节成人中等教育
第三节成人高等教育
第六章教师
第一节教师队伍
第二节教师管理
第三节教师待遇
第七章教育行政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行政管理
第三节教育督导
第四节教育经费
第五节学校设施
第三十篇科学技术
第一章科技普及与交流
第一节科普宣传
第二节科技交流
第三节培训与咨询
第四节青少年科技活动
第二章科技工程建设
第一节科技进步先进县建设
第二节科技示范乡镇建设
第三章科技研究与成果
第一节科研项目
第二节科研成果推广应用
第三节科技成果与奖励
第四章科技管理
第一节项目经费管理
第二节成果管理
第三节技术市场管理
第四节知识产权管理
第五章防震科研
第一节地震概况
第二节地震监测
第三节震害防御
第六章机构与队伍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队伍
第三十一篇文化
第一章群众文化
第一节文化场所设施
第二节群众文化组织
第三节群众文化活动
第二章文艺创作
第一节文学创作
第二节艺术创作
第三章新闻
第一节地方报刊
第二节通讯报道
第四章广播电视电影
第一节广播
第二节电视
第三节电影
第四节广播电视机构
第五章图书与档案
第一节图书发行
第二节图书藏阅
第三节档案管理
第六章史志编纂
第一节文史资料编纂
第二节党史资料编纂
第三节地方志编纂
第七章文化遗产
第一节文物调查
第二节文物保护
第八章文化管理
第一节文化市场管理
第二节行政机构
第三十二篇卫生
第一章机构
第一节管理机构
第二节医疗机构
第二章公共卫生
第一节城乡环境卫生
第二节饮用水卫生
第三节食品卫生
第四节学校卫生
第五节劳动卫生
第三章疾病防控
第一节传染病
第二节地方病
第三节计划免疫
第四章妇幼保健
第一节妇女保健
第二节儿童保健
第三节婚前医检
第五章医疗技术
第一节中医
第二节西医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第六章管理
第一节卫生改革
第二节医政管理
第三节药政管理
第三十三篇体育
第一章群众体育
第一节职工体育
第二节农民体育
第三节老年人体育
第四节群众体育团体
第二章学校体育
第一节中小学体育
第二节少体校
第三节武术学校
第三章体育竞赛
第一节举办县内体育竞赛
第二节参加县外体育竞赛
第四章机构设施
第一节机构
第二节场所与设施
第三十四篇民族与宗教
第一章民族
第一节民族分布
第二节畲族分布
第三节扶持少数民族地区
第二章宗教
第一节佛教
第二节道教
第三节天主教
第四节基督教
第五节民间信仰
第三章机构与事务
第一节机构设置
第二节主要事务
第三十五篇名胜旅游
第一章旅游资源
第一节自然景观
第二节人文景观
第二章景区开发
第一节景区规划
第二节景点建设
第三章管理与服务
第一节管理
第二节服务
第三十六篇语言民俗
第一章语言
第一节闽清方言演变
第二节普通话推广
第二章生活习俗
第一节衣食住行
第二节岁时节令
第三节婚丧喜庆
第四节修祠续谱
第三章生产习俗
第一节农事
第二节工艺
第三节经商
第四节其他
第四章道德风尚
第一节尊老孝亲
第二节尊师重教
第三节扶贫济困
第四节亲邻相帮
人物
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