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足够让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四十年,也足够让一家出版社打磨出自己的风骨。在建社四十周年之际,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推出社庆纪念图书《何以璀璨》。该书以“来时路”“在路上”“再出发”“我见证”四大篇章为主线,将出版社四十年来的风雨兼程娓娓道来。
《何以璀璨》不仅是一部出版社的成长史,更是一代代哈工程出版人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的四十载答卷。书中没有宏大的叙事,只用平凡却鲜活的细节,连缀成出版社四十年来“坚守学术初心、勇担文化使命”的精神脉络。
让我们循着这本书,听哈工程出版人讲述关于梦想的故事,感受那份与书相伴的质朴感动。

点亮星星之火
——刘蕾
在知识的浩瀚星空中,每一颗闪耀的星星都宛如思想的璀璨火花。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就像在海洋探索征程中紧密协作的伙伴,共同点亮了那象征着海洋工程智慧的星星之火。这团火,承载着知识的传承,更开启了创新探索的伟大航程。
回首往昔,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之际,海洋工程的重要意义愈发突显。造船工程学会自成立以来,始终是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工作者自愿汇聚的温暖大家庭,是依法登记的公益性、学术性法人社会团体。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学术团体之一,造船工程学会一直肩负着发展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事业的重要使命,是推动海洋科技进步的坚实力量。
一直以来,造船工程学会全力以赴,只为推动海洋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和创新。然而,我们深知,知识不应被局限在学术会议的厅堂和专业期刊的纸张之间,它更应该走向大众,激发人们投身其中的热情。而这,也正是我们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达成深度合作的初心所在。
基于对普及海洋工程知识这一伟大目标的共同追求,我们双方的合作可谓珠联璧合。造船工程学会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研究成果,宛如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智慧矿山;而出版社拥有广泛的传播渠道和专业精湛的编辑团队,如同一艘装备精良的知识航船。通过紧密合作,我们实现了优势互补,将那些深奥的专业海洋工程技术知识巧妙地转化为大众能够轻松理解的内容,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近、了解并关注海洋工程这一充满魅力的领域。
多年来,我们共同见证了双方合作结出的累累硕果。出版社的编辑团队与造船工程学会的专家们携手共进,精心打磨每一个作品。从海洋工程的悠悠历史、发展现状再到充满希望的未来趋势,从船舶精巧的设计、复杂的制造工艺到至关重要的环保技术,我们所呈现的内容丰富多彩,这些内容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海洋工程画卷在大众面前徐徐展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船舶与海洋工程翻译出版计划”,这是造船工程学会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共同创建的意义非凡的项目。它宛如一座横跨海洋的学术桥梁,旨在促进学术交流,激活学术思想,驱动自主创新,弘扬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向大众普及船舶与海洋工程科学技术知识。这个计划主要面向船舶与海洋全行业的科技工作者,两年来成绩斐然,它资助了一批高水平、在行业内极具影响力和先进性的引进版图书翻译出版,得到了行业内教师和专家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肯定,在该计划下,累计已有 26 种图书引进并成功出版。
在我们多年的合作历程中,一部又一部优秀作品就像那星星之火,点燃了公众对海洋工程的热情之火。这星星之火,不仅为海洋工程的探索之路洒下了光明,更重要的是,它为社会培育了一大批对海洋科技充满无限热情的新生力量。我们深信,这星星之火必将呈燎原之势,越烧越旺,为人类探索海洋的伟大征程照亮每一个角落。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40周年社庆之际,我谨代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向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致以最诚挚的祝贺!愿我们的合作之树常青,继续为海洋工程事业培育更多希望之苗,创造更多辉煌!
本篇作者简介
刘蕾,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普部部长,高级经济师,国防科普报告团成员,全国船舶工业行业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