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庆纪念图书《何以璀璨》连载㊴丨心手相连 逐光筑梦船海情

  四十年,足够让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四十年,也足够让一家出版社打磨出自己的风骨。在建社四十周年之际,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推出社庆纪念图书《何以璀璨》。该书以“来时路”“在路上”“再出发”“我见证”四大篇章为主线,将出版社四十年来的风雨兼程娓娓道来。

《何以璀璨》不仅是一部出版社的成长史,更是一代代哈工程出版人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的四十载答卷。书中没有宏大的叙事,只用平凡却鲜活的细节,连缀成出版社四十年来“坚守学术初心、勇担文化使命”的精神脉络。

让我们循着这本书,听哈工程出版人讲述关于梦想的故事,感受那份与书相伴的质朴感动。


 



心手相连 逐光筑梦船海情


——田小川


   作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学子,我对母校的情感无比深厚;而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十余年来的友好合作,不仅谱写了我“为船、为海、为国防”的梦想,也在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成立四十年之际,我有千言万语想对她说。一本书的诞生背后,读者们关注的除了内容便是作者了,可是只有作者本人知道,出版社在图书出版过程中无比重要的作用和给予作者的莫大帮助。所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我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的缘起、缘续……心手相连,逐光筑梦船海情。

   回想2014年,时任出版社社长的沈红宇女士,刚好是求学时期我的同届好友,多么奇妙的缘分。当得知我有出版“航母培训教材”、助力中国航母事业的发展想法后,她亲自带着编辑赶赴北京与我见面,我们相谈甚欢,最终达成出版意向。当时,我边做科研边写书,时间着实有限,如果没有他们的鼓励和支持,难以想象这套被誉为“航母八大宝典”的《航母装备运维技术保障系列》(全8册)该如何陆续问世。在出版过程中,无论是社领导的耐心聆听,还是编辑们的认真对待,都让我倍感温暖。图书出版的过程不仅是纸墨与文字的集合,更是激情与理想的交融。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全体,从领导层的高瞻远瞩,到编辑团队的严谨审校,从设计师的精心排版,到发行部门的精准配送,每个环节都彰显着出版社对图书质量的追求。

   十余年来,虽然社领导由于学校的人事调动几经变化,但我与历任社长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沈红宇社长、张玲社长到王春晖社长,从责任编辑石岭、宗盼盼、张昕、马佳佳、王丽华、暴磊到张曦,我们既是合作伙伴,更是共同成长的“她力量”。

   作为作者,我最清楚,在每一本书问世的背后,是无数次的讨论与修改,是每一位编辑的通宵达旦与心血浇灌,编辑们对作品的尽心尽力,时常让我感动到无以言表。在与他们的互动中,我不仅收获了专业的指导,更加深了对创作的理解与热爱。编辑们提出的每一个建议,都是对我创作思路的启发和丰富。这样的交流让我的作品不断升华,也让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更让我有信心笔耕不辍,继而开展《船舶与海洋装备技术系列》丛书的编撰工作。对于我的每一部作品,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总是给予充分地关注与重视。无论是内容上的打磨,还是设计样式上的选择,他们都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编辑们会对每一个细节进行反复推敲,他们的细腻与耐心让我深受感动。这样的工作态度,不仅提升了作品的质量,也让我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被尊重与理解。

   当然,在出版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挑战,但我发现,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出版社的团队总是能够迎头赶上,第一时间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在遇到意见不一、相互磨合之时,每一次的会议,每一次的讨论,每段文字甚至标点的修改,都是我们共同面对问题的见证,亦是出版社团队专业和时效的印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友谊愈加深厚,互相信任的纽带也在不断加固。

   在这条出版之路上,我目睹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的成长与发展。从最初的小规模出版到如今多元化的出版格局,背后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辛勤付出。正是因为他们的认真与执着,才铸就了今天这个具有影响力的出版品牌。他们不仅是我的合作伙伴,更是我真挚的朋友。在我出版的每一本书中,都融入了他们的智慧与心血。书中的每一个字句,都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晶。

   我难以忘记那些璀璨的瞬间。当一本本书籍在书店的货架上展现时,我内心的激动无法言表。而彼时,在我身边默默支持我的,正是那群可敬的编辑和工作人员。他们也同样为我的作品感到自豪,这种友谊与默契,是我在创作道路上最大的动力。“读书、写书、推荐书”是我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本书籍的出版都伴随着一段新的旅程,这段旅程中的每一个瞬间,都镌刻着我们之间深厚的情谊。这不仅是一段文字的旅程,更是一份精神的传承。我为能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携手同行感到无比骄傲。

   2025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迎来四十华诞,也恰逢我从母校毕业40个年头。我们彼此合作了11年,出版了13本图书,共同见证了彼此事业的成长,也一起经历过低谷的考验,延续着一生不了的船海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期待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继续携手,共同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让更多的读者感受到书籍的力量与温暖。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与支持。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祝愿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秉承“以书为媒、传播知识”的使命,书写更加灿烂的辉煌篇章。

   感谢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的每一位员工,你们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成就了我的创作梦想,坚定了我传播知识的信心。我坚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的未来一定更加辉煌灿烂!


本篇作者简介

    田小川,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席专家;中国科协船舶工程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兼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国防科普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哈尔滨工程大学兼职教授;北京郑和与海洋文化研究会监事长。被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国防科普作家”、北京市“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典赞·2022科普中国”年度十大科普人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