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整版聚焦我社四十年发展成绩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建社40周年之际,《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刊发文章《坚持“五化”发展道路 四十载砥砺正青春》,整版聚焦哈工程出版社建社40年来所走过的发展历程,以及出版社“五化”发展理念的独创性和实效性。

   文章从学术出版高端化、教材出版系统化、主题出版地域化、纸质出版融合化、出版服务多元化五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哈工程出版社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全面培育时代新人、弘扬地方文化精髓、探索阅读无限可能、撬动多产业链融合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凸显了出版社以出版赋能国家海洋强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动作为,以及将出版社“小叙事”升华为服务“国之大者”的大情怀。

   文章指出,40年来,哈工程出版社砥砺前行、锐气不改,以母体大学“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学科优势为出版底色,以传统出版为主体,以知识服务、文化创意为两翼,不断集聚优质资源,拓展出版边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五化”发展道路。未来,哈工程出版社将继续为“我的民”更智慧、“我的国”更强盛,贡献自己的一分光和热。


全文如下:

坚持“五化”发展道路 四十载砥砺正青春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建社 40 周年纪实


   从 1985 年到 2025 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走过了 40 年的发展历程。40 年来,哈工程出版社生长在学校紧贴强国强军建设需要的土壤里,将出版命运与国连,以母体大学“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学科优势为出版底色,通过不断集聚优质资源,拓展出版边界,走出了一条学术出版高端化、教材出版系统化、主题出版地域化、纸质出版融合化、出版服务多元化的“五化”发展道路。


以学术出版高端化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高端学术专著出版是大学出版社精品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出版社服务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

   哈工程出版社根植船海,面向国防,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极布局和培育选题。与近千名船海核领域专家合作,打造院士专著、基金专著、特色专著,出版了一系列高端学术精品,为优秀学者、优秀学术成果搭建了交流展示的专业平台。2024 年,“海洋装备关键技术与理论丛书”“先进核科学与技术应用和探索丛书”两个项目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作为全国船海核图书的重要出版基地之一,哈工程出版社在国际合作方面成效显著。坚持走成体系、有规模、高水平的高端译著出版之路,与中国造船学会、核工业学会联合建设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翻译出版计划”“核科学与技术译著出版工程”等项目,获得业界学界高度认可。哈工程出版社一直致力于向世界发出“学术中国”的声音,积极支撑国家文化输出,组织召开国际出版研讨会,与施普林格等世界知名科技出版社合作,扎实推进水声、核、船海领域专著的版权输出。


以教材出版系统化

全面培育时代新人

   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出版与服务是大学出版的题中之义。哈工程出版社立足自身编辑专业方向优势和长期的出版实践积累,积极服务全国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形成了以船海核为优势,水声、电子、自动控制、机械等学科为主的本硕教材体系,以及以建筑、计算机、汽车工程等方面为主的职业教材体系,并在教育部等组织的全国性教材评比中屡获佳绩。

   哈工程出版社还设立精品教材出版专项基金,资助母体大学优秀特色教材、新工科创新型教材、跨专业融合教材等出版。经教师个人申报,同行专家评审,目前已有近百种教材获得立项建设,在国家、工信部、省级规划教材立项中荣誉满载。

   2024 年,哈工程出版社还转变规划教材申报思路,对标相关要求,主动邀请教师申报,20 余种图书入选各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及工信部工程硕博士培养精品教材。


以主题出版地域化

弘扬地方文化精髓

   40 年来,哈工程出版社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正确出版导向,牢记政治性为出版工作第一属性。导向也一直是哈工程出版社主题出版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哈军工的传统值得发扬光大。对于守在军工大院本部的哈工程出版人而言,将哈军工的红色主题故事讲好,让哈军工人忠诚祖国、科技报国、一心为国的红色精神代代相传,让后人在哈军工红色文化的滋养中受益终身,是我们的天然使命。哈工程出版社社长作为一名哈军工文化研究者,主持筹建哈军工纪念馆,策划《寻根哈军工》纪录片,主编《走进哈军工纪念馆·走近哈军工》《忠诚的印记》《从哈军工走来》《哈军工历史百问》等图书,形成了主题出版地域化的代表性成果及特色品牌。

   扎根龙江沃土,服务文化振兴,哈工程出版社突破工科大学出版社局限,携手龙江文旅代言人“冰城左右哥”倾力打造《尔滨左右》图书文创+礼盒,成为落实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坚持数字化赋能指示精神的成功案例。


以纸质出版融合化

探索阅读无限可能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融合出版是传统纸质出版与新兴技术和管理创新融为一体的新型出版形态。哈工程出版社深挖优质作者和精品内容资源,打造有声书、融媒体图书、新形态教材等,从单一的纸质出版,向多介质出版融合转变,极大方便读者阅读和知识传播,也更加符合融媒体时代的阅读传播习惯。

   此外,哈工程出版社还加强新媒体运营能力,围绕短视频、直播带货、网上书店等,探索与各类网络流量资源的创新合作,增强传统出版读者与新兴出版用户的品牌黏性,从线下到线上、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从图书到项目、从活动到平台,全领域、全流程、全环境构建哈工程出版社的融合出版生态。


以出版服务多元化

撬动多产业链融合

   哈工程出版社在坚守出版主责主业的基础上,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内容资源优势、人才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多元化出版服务。在培训平台定制、新媒体运营、视频动画制作、慕课微课录制、专题片录制、专项工作(主题活动)策划包装、书咖书店文创店设计运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产品屡获奖项。其中,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定制的中船学习强安 APP,为近百万船舶一线生产工人打造在线学习与服务平台,荣获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创新项目奖。2023 年助力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从全国 32 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首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示范教学资源。近两年,哈工程出版社在母体大学先后开展“出版就在您身边”和“点对点走访大教授”活动,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寻找,为学院和教师提供各种精细化服务和出版支撑。

   近年来,哈工程出版社还利用其文化属性,撬动更多行业和其他产品,围绕“出版+”不断尝试跨行业多维度破圈,更好服务学校和社会。积极开辟“出版+文创”赛道,依托“程意工创”出版文创工作室,设计开发了我的大学、庆典典藏、海洋海防、哈军工红色 IP、遇见尔滨五大主题 400 余种文创产品。“从哈军工走来”文创产品、70 周年校庆纪念银币分别荣获第二届全国出版文创产品优秀创意奖和优秀工艺奖。运行学校官方校园文创中心杏花驿站,在电商平台建设开通哈尔滨工程大学文创图书中心,举办首届“哈军工”文创设计大赛,在彰显学校文化内涵的同时,让文创产品成为出版社新的盈利渠道,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哈工程出版社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切入点,探索“出版+培训”,建设“大学生融媒体创新实践基地”,引导大学生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培养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融媒体思维和实操能力。

   哈工程出版社践行“办学就是办环境”“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创新“出版+书店”发展模式,在学校创建如许书屋,打造多功能开放型学生社区。以书店为依托,提供甜点饮品堂食及外卖服务,以经营所得反哺学校建设。书店还吸引了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阅读推广类节目《一起读书吧》作为栏目的外景录制场地,实现了文化、教育、经济三重发展属性。

   40 年,我们坚持内容为王,砥砺前行。40 年,我们不忘与时俱进,行而不辍。40 年,我们锐气未减,昂扬青春。坚持“五化”发展道路,以传统出版为主体,以知识服务、文化创意为两翼,不断打造时代精品,为传播无远弗届、无人弗届,为“我的民”更智慧、“我的国”更强盛,哈工程出版社,一直在路上。